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王欣记者薛庆元)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2020年对一起特大假冒“星巴克”咖啡案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详见《中国消费者报》2020年11月25日1版《假冒“星巴克”被索赔2100万元 江苏省消保委提起惩罚性赔偿公益诉讼》)。星巴克今年5月13日,假冒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被索判令涉案食品公司在国家级新闻媒体上公开向消费者赔礼道歉,赔万判并支付三倍惩罚性赔偿金2172万元。元追
2018年2月,踪巨无锡市市场监管部门接举报称市场有假冒“星巴克”品牌咖啡,额赔经查确为假冒产品。偿性江苏省消保委认为该案属于假冒商标的消费“涉知识产权”案件,事实清晰且已固定,公益涉案金额巨大,诉讼侵权现象严重,案宣可以依法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星巴克请求法院判决该公司售假行为构成欺诈,假冒主张涉案金额三倍的被索惩罚性赔偿。当年10月26日,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该案。法院经审理查明,涉案公司法定代表人甄某某、实际控制人陈某某等明知购买的咖啡系假冒“星巴克”注册商标,仍以公司名义对外销售,假冒“星巴克”注册商标咖啡流入全国18个省份的消费市场,涉案销售金额达724万余元。2019年12月6日,涉案公司及甄某某、陈某某等因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无锡市新吴区人民法院判以刑事处罚,其中涉案公司被处以罚金320万元。
法院审理认为,涉案公司直接销售对象较多,销售金额高达724万余元,假冒“星巴克”商标咖啡已经流入全国消费市场,消费人数具有众多不特定性。涉案公司明知对外销售的咖啡假冒“星巴克”商标,却隐瞒事实真相,以假充真,进行欺诈销售,违反了相应义务,侵害了众多不特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涉案公司应该通过公开赔礼道歉,以示真诚悔过,同时以警示其他经营者,构建诚信经营环境。江苏消保委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的行为并请求涉案公司在全国发行的新闻媒体公开赔礼道歉并承担三倍惩罚性赔偿责任的诉讼请求,有事实和法律依据,符合法律规定。
另据悉,对于有明确赔偿金的公益诉讼判决生效后,对不特定的消费者如何履行兑现赔偿的相关管理办法目前正在商讨之中。
责任编辑:50中国消费者报济南讯记者尹训银)记者近日从山东省惠民县市场监管局获悉,为进一步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贯彻落实《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监督 ...
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陈晓莹记者李青山)7月30日,记者从广东省市场监管局获悉,为严厉打击加油机作弊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防止税收流失,推动成品油市场健康发展,广东省自2023年8月至2024年7月开展为 ...
中国消费者报成都讯记者刘铭)为了加强校服质量管理,推动校服产业高质量发展,日前,四川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座谈会暨校服质量分析会。四川省市场监管局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处、四川省 ...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北地区持续低温并出现降雪。为应对低温雨雪天气带来的影响,1月22日,桂林市灌阳县市场监管局深入农贸市场、超市开展“保供稳价”专项检查,严查乱涨价行为,要求经营者对蔬菜、粮油、肉类 ...
中国消费者报长春讯记者李洪涛)为加强和改进农村销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督促食品销售者严格落实主体责任,防范化解食品安全风险,7月5日至8日,梅河新区市场监管局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综合治理行动,消除2 ...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 为了培养青少年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能力,引导青少年们理性消费、保护自身权益、实践环保意识、合理管理资金,6月29日,江苏省无锡市市场监管局举办青少年消费教育主题活动。活动中,无锡市 ...